往日已去
往日已去

前陣子花了一些時間重整了部落格,幾乎把整個架構都重構了,順便移到了 vuepress 上。 過程中發現越後期的文章架構往往較完整,用詞也較統一,整體來說成熟了不少,讓人可以很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但文章的數量卻大不如以前,大一的時候剛開始接觸,覺得什麼都好新奇,當時可以一兩周每天都花 18 小時在讀 spec,寫了一堆文章,寫到微積分差點被當,現在卻沒花這麼多時間在寫文章了
也不是沒熱情了,上學期 jserv 老師跟我說「你應該去聚焦於某項東西」,於是開始讀 risc-v 的 spec,但卻只讀了一點點就開始實作了,其實心裡一直很不踏實,不過又的確能有產出,整體來說是很神奇的經驗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那種「往日已去」的感觸越發明顯,過去我能隨意地往待辦中塞東西,當時的我總覺得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好多的事,而那些待辦事項也總能被消化掉。 但越到近期,我越發現一旦將某事暫緩,放到待辦清單中,那這件事高機率我就沒能力去處理了
這現象讓我真的蠻錯愕的,我花了很多時間開始學怎麼用 Trello 規劃時間,但當東西一攤開,就會發現往往必須捨棄某些項目我才有辦法前進,也就無法那麼高效的產文了
已經忘記為何以前總能擠出時間將清單內的事項消化掉了,但那時的感動還清晰的留存在記憶中,整個大一的時期都處在那種與看日落的心情內。 像是某個天空很高的日子,忙了一整天的放學路上,突然發現夕陽很美,於是找了個長凳坐下,出了些汗,和著泥土與青草氣味的風撫過鎖骨處的肌膚,不知名的鳥啼叫聲像露水滴下那樣地形成節拍,不知過了多久,時間好像永遠停在了那一刻,氣氛成了一幅畫,然後可能是某個哈欠打破了平衡,又有了力氣繼續趕路
國中放學後我常和阿御在艾爾的自由裡面練連招,有時候他默默地就不動了,有次我問他他在幹嘛,他回我在畫畫。 我坐在書房,正對面有個窗能看到外面的天空,當時的天空很藍,拉著紗窗所以風能走進來,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留存在了我的腦海中,且莫名的清晰,那時我突然覺得很空虛,好像自己在浪費時間,現在卻都還能夠回想起當時吹在臉上的風的觸感
後來因為跑去打 LOL 了,慢慢地就和阿御斷了聯繫,直到 RC 停運我才開始想把以前的朋友找回來,花了好久終於聯絡上了阿御,但他已不常玩遊戲,只是偶爾打把 ARAM,而我卻與以往一樣仍在打那白癡單雙,甚至最近又爬回了大師。 對話的當下突然覺得眼前的人好陌生,接著有股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現在想想那是內心發現過去那段時光已漸行漸遠的心情
就算找回了聯絡方式,以前的那些氣氛卻找不回來了
前幾天詩音發了畢業的公告,但他因為健康問題在斷斷續續休息,所以這樣的結果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內。 我很常聽他的直播,在讀書的時候我都會掛著。 前幾周他突然又聊起了人生的意義,而今天卻很認真的討論如果跑到了孤島要野外生存的話該帶什麼東西,我也想成為這樣認真感受每一件事的人
這時又要提到之前 jserv 老師分享的話了:「大部分的人一輩子洞察力不彰,原因之一是怕講錯被笑。想了一點點就不敢繼續也沒記錄或分享,時間都花在讀書查資料看別人怎麼想。看完就真的沒有自己的洞察了。」
詩音的畢業讓我又感受到了時間的前進,我是大一的時候開始聽的,當時我有種「為了聚焦,我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看見個新東西就花一整周,以賞花的心情去閱讀了」的感觸,但再仔細想想,向老師學習的初期我提了很多失焦的問題(還被罵XD),它們與當下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聯,然而再經過了幾個月的前進後,這些東西或多或少很神奇的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了,我想就算失焦,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學習的過程中有好幾個 spec 看一半,但已足夠有新的進展,我問老師這樣我需要先把 spec 看完再開始實作嗎? 老師回我「反正你就繼續前進,都是要看的」,當時思考了一下後先跑去實作了,最近又跑回來繼續讀 spec,我想「聚焦」本身就是件有難度的事情,還要再繼續練習
前陣子因為種種原因對時間的前進很有感,而這幾天詩音畢業又更有所感觸。 又一次感受到所有的事物都在前進,而過程中所有獲得到的經驗必能留在之後所用,所以寫個雜記記錄一下